心血管的“杀手”和“救星”,都藏在我们的冰箱里?
吃对护血管,吃错毁血管,或许都在我们的一念之间。
“救星”和“杀手”都是啥?
这种食物,制造心血管危机
很多人都不知道,在我们的餐桌上,有一种非常危险的食物,正在慢慢摧毁我们的心血管系统。
更可怕的是,这些危险的食物原本应该很“健康”,但却因为一个隐藏的因素,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食物。
究竟是什么原因,让这些本来健康的食物,变成了心血管的“杀手”呢?
展开剩余88%小凤Emma:
问题就出在这些食物中的“残留物”身上。
2022年发表在《环境研究》杂志上的研究显示,我们每天从饮用水和食物中,会摄入大量的导致心血管出问题的“残留物”。
具体来说,摄入量会达到:
✅饮用水:310ng/kg/day-1400 ng/kg/day
✅食物:200ng/kg/day-970 ng/kg/day
看起来是不是不多?几纳克的东西,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受影响吗?
很可惜,答案是肯定的。
美国FDA明确指出,这种“残留物”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飙升。
这种“残留物”到底是什么?它就是抗生素,尤其是阿奇霉素。
研究中指出,一些水产品中的抗生素残留并不少,具体来说:
✅四环素类(四环素、土霉素等):14ng/g
✅大环内酯类(罗红霉素、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等):3.5ng/g
✅喹诺酮类(恩诺沙星、氧氟沙星、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等):8.4ng/g
✅磺胺类药物(甲氧苄啶、磺胺甲恶唑、磺胺甲嗪和磺胺嘧啶等):6.6ng/g
这些抗生素中,对心血管最致命的就是阿奇霉素。
2014年的研究指出,过量摄入阿奇霉素的人,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最高会增加2倍。
水产品之所以成为了抗生素残留的重灾区,是因为部分养殖户在动物养殖中违规使用大量抗生素,导致抗生素残留在水产品中。
因此,一些不合格的动物食品,比如不合格的牛奶、牛羊肉、水产品等,都有可能有抗生素残留。
虽然,大部分符合国家质检标准的饮食中的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残留,都在安全标准之内,但是,持续低剂量摄入仍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那么,我们是否有一些简单的方法,可以减少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的摄入量呢?当然有。
2步“除杀”方案:做饭时多做这一步就够了
我们除了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,还有哪些简单的去除抗生素残留的方法呢?
有两种方法,非常简单,只需要在吃饭、烹饪的时候注意这两点,就能大大降低抗生素的摄入量。
1
加热到70摄氏度以上,破坏60%—80%抗生素
2019年的研究指出,加热就是去除抗生素的关键步骤之一。
抗生素其实就是一种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,加热之后,可以破坏它的分子结构,从而降低抗生素活性。
所以,我们可以在减少生吃动物制品的同时,彻底煮熟这些动物制品(中心温度达到70摄氏度以上),就能够破坏60%-80%的抗生素。
2
多吃膳食纤维,加速残留物排出
破坏了抗生素的分子结构,第二步就是加速抗生素的排出。
想要排出抗生素,我们就需要依靠身体里的第二大脑——肠道菌群。
残留的抗生素之所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,主要是因为它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,导致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,进而间接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。因此,调节肠道菌群就非常重要了。
而肠道菌群很爱的食物,就是膳食纤维。
2025年1月发表的研究显示,每多吃7克膳食纤维,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能降低10%。
比如黑木耳和海带就是很好的搭档,黑木耳和海带中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,不但可以调节肠道菌群,还能减少食物中糖分和油脂吸收,稳定血糖和血脂。
秋冬护心方案
现在到了秋冬季,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。
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,增加血压波动、血栓形成等心血管事件风险,因此,现在正是保护心血管的关键时机。
具体来说,饮食和运动,都能成为秋冬保护心血管的“救星”。
饮食方案
我们只需要掌握一个核心逻辑,那就是“高膳食纤维、高优质蛋白、适量健康脂肪、低钠少糖”的饮食核心,就能在秋冬保护好我们的心血管。
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一日餐谱,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,进行微调。
1
早餐:唤醒代谢+稳血糖(7:30-8:30)
主食:无糖燕麦片(50g)+蒸南瓜(100g)
蛋白:水煮蛋(1个,蛋黄可吃,每日不超过1个)+ 无糖豆浆(200ml)
辅食:蒸苹果(1个,去皮,避免生冷)
2
午餐:补能量+护血管(12:00-13:00)
主食:杂粮饭(大米30g + 糙米20g + 红豆10g,共60g 生重)
蛋白:清蒸鲈鱼(100g,约1手掌心大小)+凉拌菠菜(200g,少油少盐)
汤品:冬瓜丸子汤(冬瓜150g+鸡胸肉丸子50g,丸子不加淀粉)
2
晚餐:轻负担+助修复(18:00-19:00,睡前3小时结束)
主食:蒸山药(150g)或玉米(1根,约150g)
蛋白:豆腐菌菇煲(北豆腐100g+香菇50g+金针菇50g,少油炖)
蔬菜:清炒娃娃菜(200g,用橄榄油,盐≤3g)
说完了饮食方案,秋冬又应该怎么运动?有人会说,我冬天真的不想出门咋办?
很简单,掌握这个时间点就行。
运动方案
在秋冬天气比较冷的时候,我们可以选择简单的运动模式,避免剧烈活动,主要以温和为主。
1
运动时间:上午10:00-11:00或下午15:00-16:00
运动的时间很重要,因为这两个时间段阳光比较充足,温度适宜,身体代谢也较为活跃。
2
运动之前热身5-10分钟
运动之前最好先热身,让血管逐渐舒张,避免直接运动导致血管“应激收缩”。
3
运动选择:20-25分钟
时间段和热身的动作都选好了,具体该做啥运动来保护心血管呢?小凤Emma根据室外和室内进行了分类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:
✅室内:太极、八段锦或者室内固定单车,室内固定单车最好调至中低模式。
✅室外:户外快走,配速可以在5-6公里/小时,步频在100-120步/分钟,双手自然摆动,抬头挺胸,避免低头含胸,影响循环。
4
运动后放松:5分钟
运动后一定要及时放松,我们可以选择慢走50步,或者按摩一下双腿,避免运动后血液淤积在下肢。
因为在秋冬季节,温度较低,血流较慢,如果不放松,容易形成血栓。
来源:凤凰大健康
编辑:毛虎
发布于:北京市